“平原新城看顺义”。在15日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“顺义·加快建设临空经济先行区和产城融合国际新城”新闻发布会上,北京市顺义区副书记、区长崔小浩介绍,“十四五”以来,顺义区GDP年均增长5.8%,去年总量达2388亿元;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6.5%,三年跨越两个百亿元台阶、去年总量突破600亿元。今年上半年,GDP总量继续保持平原新城首位,全区各项事业扎实推进,为完成“十四五”规划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他表示龙坤投资,顺义区是首都的空中门户、国际交往的重要窗口,拥有客流量排名全球前列的首都国际机场,通达全球57个国家的225个航点,其中洲际航点数量位居全国首位。顺义区还集聚外资企业950余家,开放发展优势明显。
当前,顺义区正聚焦“国际化、类海外”,加快建设临空经济先行区和产城融合国际新城。
崔小浩表示,顺义区以“两区”建设为抓手,不断提升国际化水平。顺义拥有全市面积最大的自贸区国际商务服务片区龙坤投资,同时叠加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等政策功能,是北京“两区”建设的主阵地之一。
当前,顺义区正在着力打造三大开放发展平台,其中: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是我国临空经济的起源地,发展指数一直位居全国首位,去年园区企业营收超3500亿元、较2020年增长53%。天竺综保区是国内首家空港型综合保税区,在全国空港型保税区中排名第一,在全国150个综保区绩效评估中排名前列。中德产业园是全国唯一一个以经济技术合作为主题的国家级对德、对欧合作园区,集聚德资企业120余家,其中2021年以来新增企业数量占比50%以上。
崔小浩表示,顺义区重点聚焦西南片区,加快建设“类海外”环境,着力抓好环境提升。以空港地区周边41平方公里为核心区域,全面实施环境提升工程,今年以来新增绿化美化56万平方米,城市展新颜、区域提气质。顺义区持续完善配套服务。更新设立中英文标牌标识1.4万块,区镇两级政务大厅设置外语服务窗口38个;拥有全国第一家“和睦家”等国际医疗机构,今年新设友谊医院国际医疗中心和北大口腔医院国际门诊部;集聚优质国际学校11所,在校生占全市的40%。
他说龙坤投资,下一步,顺义区将围绕“创新创业、营商服务、生活居住、文化交往、城市设施、涉外服务”等6个方面,从“硬件”和“软件”双向发力,打造高品质国际新城样板,让越来越多的外籍人才在顺义投资兴业、安居乐业。
创达盈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